首页 - 币安资讯 > 云南大学信息技术中心(云南大学信息技术中心郭磊)

云南大学信息技术中心(云南大学信息技术中心郭磊)

发布于:2022-12-15 作者:沫沫 阅读:20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云南大学信息技术中心,以及云南大学信息技术中心郭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云南大学占地面积是多少?

云南大学占地面积约为4363.64亩。

学院介绍

云南大学(Yunnan University),简称云大(YNU),是教育部与云南省“以部为主、部省合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一省一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为中西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大学(Z14)联盟、南亚东南亚大学联盟牵头单位。

                                 

云南大学始建于1922年,时为私立东陆大学。1930年,改为省立东陆大学。1934年更名为省立云南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云南大学。1946年,《不列颠百科全书》将云南大学列为中国15所在世界最具影响的大学之一。1950年定名为云南大学。1958年,云南大学由中央高教部划归云南省管理。1978年,云南大学被国务院确定为88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1996年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1999年,云南政法高等专科学校并入云南大学。

截至2022年3月,学校有呈贡、东陆两校区,占地面积4363.64亩,校舍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382万册。下设27个学院、10个研究机构、1个独立学院、1个附属医院,设有研究生院,本科专业82个。有教职员工3023人,院士12人。

院系专业

截至2022年3月,学校下设27个学院,1个附属医院,设有研究生院,有本科专业82个,涵盖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农、教育、艺术11大学科门类。

师资力量

截至2022年3月,学校有教职员工3023人,其中专业技术岗位2582人。专业技术岗位中教学科研人员2017人,具有正高职称的507人,具有副高职称的675人,教学科研人员中具有博士学位1219人。专业技术岗位中教学科研人员1930人,具有正高职称的445人,占教学科研人员的23.1百分比,具有副高职称的845人,占教学科研人员的43.8百分比。教学科研人员中具有博士学位1136人,占教师队伍58.9百分比,硕士614人,占教师队伍的31.8百分比。

学校有院士12人(含双聘),长江、杰青、千人、优青等国家高层次人才70余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首席科学家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6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学科评议组成员4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和“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入选者14人,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6人,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

教学建设

截至2021年3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2个,47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1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国家精品课程10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4门,教育部-IBM精品课程1门,教育部-INTEL精品课程1门,云南省级精品课程33门,云南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6门。

学校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云南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个,云南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6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4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项目3项,国家级应用型、复合型卓越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1个,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以及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云南省级特色专业11个,云南省级重点专业18个,云南省级品牌专业4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

环境科学、化学、公共事业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汉语言文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政治学与行政学、大气科学、生态学、新闻学、网络工程、旅游管理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民族学、汉语言文学、缅甸语、新闻学、历史学、化学、生态学、统计学、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工商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档案学、旅游管理、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生物科学、物理学、地理科学、大气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会计学、行政管理、视觉传达设计、材料科学工程、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制药工程、城乡规划、金融学、社会工作、网络空间安全、生物技术、体育教育、日语、印地语、天文学、广播电视学、电子信息工程、物联网工程、绘画、环境设计。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创新实验区、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基于CDIO的国际化、工程化软件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新闻传播实验教学中心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生物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云南省级特色专业: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经济学、数理基础科学、信息安全、英语、民族学、金融学、材料物理、行政管理、法学、制药工程

云南省级重点建设专业:

旅游管理、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化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环境科学、公共事业管理、汉语言文学、经济学、生态学、政治学与行政学、大气科学、软件工程、化学、新闻学、工商管理、法学

云南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软件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子信息技术基础实验教学中心、新闻传播实验教学中心、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地球环境实验教学中心、公共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城市建设与数字城市实验教学中心

云南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自然资源化学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服务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国际经贸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以社会工作专业为基础的社会福利与公共服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民族民间造型艺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复合型法律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教学成果

1989年-2014年,云南大学连续七届获得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2021年9月,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单位。

2021年,学校获得云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15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7项)。

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3月,学校有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52个云南省级重点学科。有1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30个,含自主设置22个),1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2个(硕士学位授权220个,含自主设置40个),2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生物学、民族学、中国学、数学、理论经济学、工商管理、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信息与通信工程、生态学、统计学、中国语言文学、化学、系统科学、物理学、公共管理学、地理学、社会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重点学科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民族学、生态学

国家二级重点学科:民族学、生态学、专门史、微生物学

云南省级重点学科:生态学、民族学、中国民族史、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国经济史、工商管理、植物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基础数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国际关系、民族法学、有机化学、思想政治教育、遗传学、旅游管理、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微生物学、化学、专门史、理论经济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文艺学、公共管理、理论物理、气象学、系统分析与集成、生物学、金融数学、产业经济学、行政管理、物理化学、民族文化学、政治学、金融学

云南省院省校重点学科:金融数学、产业经济学、行政管理、物理化学、民族文化学、政治学、金融学

学术研究

截至2022年3月,学校有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2个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四部委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察站,2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Linux技术培训与推广中心,1个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7个教育部备案的区域国别研究中心,1个“中非智库10+10合作伙伴计划”中非结对学术机构,1个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教育部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科学决策咨询研究中心。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

学位授权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民族学、生物学、理论经济学、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工商管理、中国史、生态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地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大气科学、公共管理、社会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大气科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哲学、教育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地球物理学、系统科学、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软件工程、艺术学理论、美术学、世界史、生态学、统计学、药学、天文学、地质学、网络空间安全等

学科评估

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有30个学科进入全国前70%,其中,A类学科2个(民族学为A+,生态学为A-),B类学科14个。化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学科进入全球ESI前1%。

科研成果

截至2022年3月,学校先后主持国家“973计划”“863计划”项目6项,国家水专项重大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3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2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专项7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5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5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项。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惠特克杰出生态学家奖、国际青年古生物学家“Hodson Award”奖等多项大奖。获云南省科学技术奖杰出贡献奖3项、特等奖3项。20余篇论文发表于《Nature》《Science》和《中国社会科学》。

2016、2017年,学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76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3项(2016)、重点项目2项、一般项目44项、青年项目14项、西部项目12项、委托项目1项。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8项,其中教育部重大攻关委托项目1项、一般项目10项、西部项目5项、专项项目2项。

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云南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光电子能源国际联合实验室

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周边外交研究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西南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跨境网络空间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云南亚洲象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微生物与线虫互作机制创新团队

科技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联合实验室:中尼地理资源联合实验室

教育部创新团队:天然产物及类天然产物合成创新团队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云南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药物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微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实验室

云南省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工业微生物发酵工程重点实验室、云南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原山地生态与退化环境修复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天然产物转化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等、云南省粒子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微纳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国际河流与跨境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云南省软件工程重点实验室、云南省植物繁殖适应与进化生态学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地球系统科学重点实验室等

云南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云南重大生物演化事件及古环境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云南省高原湖泊及流域生态修复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云南省多年生作物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云南大学喀斯特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云南大学特殊生境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云南大学稀贵矿产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

云南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云南省作物虫害生物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工业废水光催化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多年生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铜基及特种先进导电材料工程实验室、云南省云无线接入与异构网络工程实验室等

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人类复杂疾病分子遗传学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谱传感与边疆无线电安全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等

云南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高校化学原料药及药物中间体工程研究中心等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云南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周边地区安全与区域合作研究基地、云南民族文化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基地、滇学研究基地、汉语言文学与中华文化认同研究基地

云南高校新型智库:沿边开放与经济发展智库、西南周边环境与周边外交智库、边疆民族问题智库、民族文化建设与文化产业发展智库、云南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智库、地方政府治理研究中心智库、法治云南研究中心智库

云南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统计物理与复杂系统科技创新团队、非线性分析和优化科技创新团队等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西部发展与社会转型研究团队、云南省民族政治与边疆治理研究团队、云南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田野调查与民族志研究团队、民族文化产业研究团队、云南农村综合改革与社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中国西南民族的由来与发展研究团队、云南对外开放与周边安全研究团队、当代缅甸与滇缅关系研究团队、能源安全研究团队、云南旅游产业升级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团队、云南城镇化与多民族地区社会转型研究团队等

对外交流

截至2022年3月,学校与国际上100多所高校和机构开展合作交流,其中与剑桥大学、欧洲南方天文台、耶鲁大学等29所一流大学和国际学术组织合作开展科研,与东京大学、温莎大学等33所国外高水平大学开展联合培养项目。建有覆盖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较为完备的区域国别研究体系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关数据库,有8个教育部备案区域国别研究中心。学校是教育部首批“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实施院校。留学生生源国数量达70个,基本实现南亚东南亚国家全覆盖,是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重要的留学生培养基地,发起成立“南亚东南亚大学联盟”。

学术资源

截至2014年12月,云南大学图书馆总藏书量为3008610册(其中图书馆藏书2766592册。资料室藏书242018册),藏书以生物生态学、历史学、民族学及地方民族文献为收藏重点和收藏特色,170170册古籍线装书及2000余种民国时期报刊为珍藏。另有电子图书841130册,中文数据库35个,外文数据库54个。

图书馆馆藏线装古籍图书有107种古籍图书定为珍善本,大部分为明中叶嘉靖、万历时期刻本及清初刻本。其中有宋元递刻本、海内外孤本、名人学者题跋本及稿、抄本,彩绘本等。明刻本有内府本、国子监本、藩府本、书院本、著名坊刻本和家刻本。东陆校区设有云南大学历史博物馆、云南大学人类学博物馆。

学术期刊

截至2022年3月,学校主办有《思想战线》、《云南大学学报》文、理科版等学术刊物。《思想战线》是首批入选教育部“名刊工程”建设的十一种期刊之一。

文化传统

校徽

云南大学徽志是双圆套圆形徽标,环形带书以“云南大学”的中英文字样和建校时间,云大中文标准字体为毛体,内圆正中是“会泽院”线描图案,该图像标志下方是“1923”字样,代表学校最初创建年份。

会泽院线描图案—因会泽院乃云大标志性建筑,几与云大同龄(东陆大学开学之日即会泽院奠基之时),故最可象征云大。会泽院线描图案中之梯级,长条为“十”,短条为“一”,以九长条为“九十”,五短条为“五”,点明“九五”之数。整个图案为海蓝色,寄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之意。

校徽为题有校名(毛体)的长方形证章。教职工的校徽为红底白字,本科生的校徽为白底红字,研究生的校徽为蓝底白字。

云南大学春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位外语考试通知

云南大学关于2017春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位外语考试通知

为检验公共外语课教学效果,促进硕士研究生提升外语水平,根据本学期硕士研究生公共课教学工作安排,现将云南大学2017年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位外语考试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下面,我为大家提供云南大学关于组织2017年春季学期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位外语考试的通知,全文如下:

原文地址:

本次考试,采用上机考试的方式进行,请通知考生严格按照《云南大学研究生学位外语上机考试须知》(详见附件一)的要求,按时查询本人考试的时间和地点、参加考试,避免出现问题。

考生的考场所在校区原则上与上课所在校区一致,具体时间与地点安排,以学生个人准考证为准,不再另行通知,请考生按时查询。具体安排如下:

一、 考试时间

2017年4月7日(星期五)。

二、考试对象

本次学位外语考试对象为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不含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和外国留学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其他类别研究生不参加本次考试。

三、报名办法

1、2016级研究生由研究生院统一进行报名登记。

2、其他年级学位外语考试未通过的研究生由本人到所在培养单位研究生秘书处报名,填写《学位外语考试报名登记表》。

3、已经毕业,但一直未通过学位外语考试,学习年限仍在规定最长学制年限内的'同学(硕士研究生学制年限为5年),请本人于3月22日前,携带本人1寸证件照一张,至研究生院培养办(呈贡校区明远楼301)报名,并领取已毕业学生考试准入证。

四、上机考试要求

1、请考生携带本人一卡通(卡上须有本人照片方为有效证件)或者身份证参加考试;已经毕业的考生须携带考试准入证及身份证参加考试。未携带有效证件者不得入场。在校生确因遗失等原因无法携带证件者,必须在考试前请本学院研究生秘书出具相关证明。

2、请考生按照准考证时间要求提前15分钟到指定考场外等候入场(同一考场内不区分座位),以便有充分的时间阅读考试须知,试用考试系统。在考试过程中应遵守相关考试规定。开考10分钟之后,迟到考生不能入场。

3、其他要求详见《云南大学研究生学位外语上机考试须知》。

五、关于上机考试纪律的几点要求

1、考试过程中,不允许携带手机等通讯工具,不得携带电子辞典、移动硬盘、U盘和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及书本、笔记等考试不允许使用的物品,不得在考试电脑上使用词典类软件,考试过程中不得交头接耳,若违反以上要求且不听监考教师安排者,按作弊处理。

2、考试过程中,将严格核查考生身份信息,考生本人、有效证件与机考系统中考生照片,必须为同一人,严禁替考,一旦发现替考行为,将按照校纪校规,从严从重处理。

3、其他要求详见考试时考试系统中的《上机考试纪律与考试注意事项》。

特此通知。

附件:

一、《云南大学研究生学位外语上机考试须知》

附件一:

云南大学研究生学位外语上机考试须知

一、考试时间和考场安排

以网上查询个人准考证上的时间、地点为准,不再另行通知。

二、考生操作流程

1、所有考生必须于2017年3月31日12:00-2017年4月6日22:00之间,在校园网内访问“云南大学自主网络教学平台”,点击首页的《云南大学2017年春季学期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位外语考试》,查询准考证。在校园网外无法查询准考证信息。

注意:未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查询准考证的学生,一律取消考试资格。

准考证可通过以下两个网址查询:

在校园网内查询使用网址:。

在信息技术中心公共机房内查询使用网址:。

2、请考生按照准考证时间要求提前15分钟到指定考场外等候入场(同一考场内不区分座位),以便有充分的时间阅读考试须知,试用考试系统。在考试过程中应遵守相关考试规定。开考10分钟之后,迟到考生不能入场。

3、准考证包含准考证号、考试时间、场次、考场等信息,考生必须用抄写或拍照等多种方式记录并保存好,以防遗忘而不能参加考试。

三、考试说明

1、学位外语考试满分100分,时长120分钟。

2、点击“确定”开始考试后,系统将自动倒计时,考试过程中,倒计时不会停止,倒计时结束,考生必须立即停止答题。考生须注意控制答题时间,避免考试终了时不能做完全部考题。

3、考生必须依次答题,每完成一题,须点击“提交”按钮,点击"提交"按钮后系统自动进入下一题,并且不能再返回以前的题。

4、回答填空题(人工批阅的填空题除外)时不得输入题号、空格等任何与答案无关的字符。

四、考试注意事项和异常情况处理

1、 考生考试过程中如果遇到电脑故障,须立即向监考老师报告,由监考老师视情况处理,不得私自更换考试用电脑。

2、 若出现考生在安排的考场内找不到可用电脑的情况,在经监考老师允许后方可到临近考场考试,否则成绩无效。

;

云南大学信息学院的院系专业

通信工程系

早在1981年成立信息与电子科学系时,设立了通信教研室,1992年设置通信工程专业,并与1993年开始招收学生。1998年成立信息学院后,随信息与电子科学系并入信息学院,并成立了通信工程系,首任系主任是赵东风教授。现有“通信工程”省级重点本科专业,拥有“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和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等硕士学位授权点、“电子与通信工程”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通信与信息系统”博士学位授权点。

通信工程系坚持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注重学科和专业建设,不断提高办学层次和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成绩显著,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良好的办学条件,现有教师17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0人,讲师4人。通信工程系现有研究生近100人,本科学生除一年级未分专业由学院统一管理外,大二到大四3个年级学生共240余人,其中武警国防生150人。多年来培养了大批社会和军队急需的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我系毕业生基础扎实,应用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很多毕业生已成为本单位的技术骨干和领导干部。

通信工程系在重视传统教学的同时,坚持教学改革,加强基础理论,拓宽专业口径,加强实践教学,突出素质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除学院的公共基础实验室外,建有“通信基础实验室”、“通信系统实验室”、“通信工程实验室”,负责通信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实验和专业课程实验。通信系还建有5个校外实践教学实习基地,以满足学生实践教学的需要。另外,系上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国际大赛,并取得良好的效果,自2000年以来参加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挑战杯”竞赛获奖,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得全国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省级奖多项,并获得2006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1项。

实验教学中心

云南大学电子信息技术基础实验教学中心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 学科及重点专业,整合实验教学资源,承担了全校本科相关专业的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教学。

目前,“中心”实验室使用面积为3183平方米,主要设备台套数2770,设备总价值1980万元。实验教学由专职实验教师和任课教师共同完成,共有在编专职实验人员41人:其中高职25人、实验师(讲师)12人、技术人员4人,其中博士10人,硕士学位18人,在职攻读博士2人。

“中心”已开出近43门本科实验教学课程,约320多项实验;6门硕士研究生实验教学课程,约18项实验。学科范围覆盖了“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三个一级学科。

云南大学信息与电子科学系(简称信电系)始建于1958年(时为无线电电子学专业)。现有教师17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下设“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培养“信号与信息处理”、“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通信与信息系统”、“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于2000年列为云南省重点建设专业。该专业培养具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实验动手能力,能在电子、通信、计算机、控制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或管理工作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高级专门人才

公共计算机教学部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云南大学自1999年始,明确了负责全校公共计算机教学的机构,成立了云南大学公共计算机教学部,形成了一支稳定的师资队伍,多年来我们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进行了课程建设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近年来编著出版教材十余部,其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教材三部。2002年,公共计算机教学部教学成果“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与实践”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我部现有教师9人,其中副教授3人,讲师4人,助教2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4人,学士4人。

公共计算机教学部承担全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期末考试全校统考,针对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特点,布置上机实习大作业,计入学生期末考试总成绩。上课为大屏幕投影教室和多媒体操作演示,教学中强调“精讲多练”,授课信息量大,学生受益面广,效率高,操作演示生动直观。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专门科学技术人才,也可继续攻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研究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能力。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能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或管理工作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受到科学实验与科学思维的训练,具有本学科及跨学科的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云南大学的软件工程这个专业怎么样啊?(悬赏20分)

云南大学软件学院座落在昆明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1000亩。学院拥有专用多媒体教室19间、各类教学实验室15个、数字语音教室3间、主要实验仪器设备2200多台件,并配置了小型机等各种大型仪器设备,构建了先进的教学平台。

学院设立3个重点本科专业,即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专业,其中网络工程专业是教育部特色专业、软件工程专业是省级重点专业、信息安全专业是校级重点专业。具有1个博士点、两个硕士点,即“系统分析与集成”博士点、“系统分析与集成”和“软件工程”硕士点。

学院软件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是云南省首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之一。

学院按照“不为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确立了专职与兼职相结合,引进、培养、外聘多管齐下的师资队伍建设思路。学院现有专职教师49名,其中全职外教4人、美国归国博士后1人;正高11人,副高4人;博士8人,在读博士13人,有工业背景的专职教师26人。专职师资队伍中有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云南省具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省技术创新人才1人。

作为海纳百川、人才会聚的高地,云大软件学院汇聚了来自美国、英国、印度、日本等国家大学、国际著名IT企业的专家学者,以及国内、省内知名专家学者48人、校内双聘双跨31人,形成了强大的兼职师资队伍。

学院按照“引进来、走出去”的思路,积极引进发达国家先进教育理念和优质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区域特点,向南亚、东南亚国家辐射。为此,与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英国德蒙特福德大学等国外大学进行课程引进、师资培养、学生交换、教师交换、联合研究等合作;与IBM、微软、甲骨文、惠普、BEA、英特尔、印度先撒、日本五岳技研、奥普迪等公司合作,进行课程引进、实验条件建设、师资培训、实习基地建设等合作;与马来西亚、越南等国家合作,接收来华访问学者和留学生。IBM、惠普等知名IT企业捐赠了硬件、软件、网络设备,设立了IBM、惠普优秀学生奖学金。

学院十分重视校企合作和学生毕业实习,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成都、绵阳、昆明等地的软件企业建立了实习基地36个;在日本五岳技研株式会社、日本奥普迪公司、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建立国际实习基地3个,为毕业实习提供了良好条件。

学院积极开展与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建立了中国信息安全产品测评认证中心云南测试评估实验室、国家Linux技术培训与推广中心、云南省电子政务技术研发中心、云南大学软件学院?日本五岳技研株式会社联合研发实验室、信息技术研究所,构成了研发、服务相结合的社会服务体系。

完成或在研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24项,横向项目19项,经费3331.1万元,获云南省科学技术奖5项。我院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Netcase 系列软件通过软件产品登记,在全国50多所高校及云南烟草、公安等6个系统省、州市、县、基层全面推广应用。

依托云南大学80多年积淀的文化底蕴和学科优势,云大软件学院努力践行“教为不教、学为创造”的教学理念,坚持“适应与创新相统一”的人才观,实施“校企联合、国际合作、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模式,面向应用、贴近市场,把培养国际化、工程型、应用型高层次软件工程师作为己任,为社会输送优秀毕业生。

学院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生命线,注重建章立制,严格教学过程管理,建立了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机制和多形式考评体系;采用最新先进原版教材、实施双语教学,双语课程超过50%;实施精品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项目建设工程,提高课程质量和教学水平;注重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开设了大量选课程;大力加强实践环节,设置了专业实践课程、按项目制进行教学,毕业实训、实习时间达到8个月;管理、素质型、法律法规型、标准规范型课程占总学分的1/4,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高。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工作,形成了辅导员加班主任加导师的学生工作协同机制。在确保学院稳定、学生安全的基础上,大力构建和谐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大力组织并从经费上支持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学生在国内外竞赛中屡获殊荣。学院设立了“学生创新基金”,丰富第二课堂内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

学院建立了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东陆奖学金、勤工助学专项基金、临时困难补助基金、爱心基金、冬衣补助、探家路费补助、过节补助、学费减免、各种社会奖助学金等组成的立体化扶贫助困体系,有效帮助贫困生完成学业。

云南大学信息技术中心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云南大学信息技术中心郭磊、云南大学信息技术中心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云南大学信息技术中心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