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信息技术教师介绍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信息技术教师介绍简短50字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同学们好,老师好。我是新来的信息技术教师,我叫XX。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一起与同学们交流关于信息技术方面的内容。(够简短了吧)
一 思想道德素质要求
首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追求是教师工作的动力来源。目前,信息技术教师的地位和角色尚处在转型过程中,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对于立志从事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师来说,要做好乐于奉献的思想准备,能心甘情愿地献身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事业。其次,中学信息技术教师要关心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动态,能主动从各种媒体了解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并关注信息科学技术应用于教育的发展状况。另外,中学信息技术教师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开拓进取、团结协作的精神,要不断提高自己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勇于更新观念,掌握科学的观点和方法,苦练真功,不断探索信息技术教育的新路子。
二 专业知识素质要求
现代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再局限于学科知识和教育学知识,而是强调多层复合的知识结构特征。一名合格的信息技术教师在专业知识素质方面应该具备以下三点。
1.扎实的教育理论素质
信息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知识更新快速,教学内容、知识结构及教师掌握的信息技术能力都需要不断更新。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不但要学习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学论、教育管理基本知识,懂得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还要具备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的理论基础,从而以教育理论和现代化教育思想为指导开展工作,明确工作目标和方向。
2.精湛的专业知识素质
信息技术教师既要在理论上刻苦钻研学科知识,又要通晓各种教学媒体的特点、使用技术及教学方法,还要在一定广度和深度上熟知与课程相关的内容,并了解中外信息技术教育实践和理论的发展过程、现状及趋势,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及其在中学的发展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在实践中达到融会贯通、运用自如,把计算机信息技术作为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科研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卓有成效地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工作。
3.宽泛的学科知识素质
由于每门学科都是相互渗透的,传统学科的界限愈模糊而知识的分类却愈精细。任何一位教师要想在所从事的学科领域取得教学和科研的突出成就,都必须以雄厚的知识做后盾。另外,教师只有摆脱了封闭的知识结构的局限,才能跟上科学发展一体化的步伐,而不受分科的束缚。所以信息技术教师应了解与专业有关的各种新型学科、边缘学科、中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基本内容,及时吸取当代科学发展的新成果以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样一来,信息技术教师才能一专多能,适应社会发展对教育的更高要求。
三 信息技术方面的要求
信息技术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无疑对培养学生有着重要影响并关系到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成败。信息技术教师的信息素养应满足四个方面的要求。
第一,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是指教师在信息活动中对信息价值的感知。作为知识信息的传播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信息技术中领航者的信息技术教师要自觉地树立现代教育信息观,时刻感受自己对信息的需求。同时要善于发现并把握在教育教学中有价值的信息,自觉地将这些信息应用于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第二,信息道德。信息道德是指在信息的获取、创造和传播过程中应遵守一定的伦理道德规范。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信息危机,如信息污染、信息滥用、信息安全等,信息技术教师作为学生品德形成的促进者和心理行为的指导者,应具备良好的信息道德,自觉地选择对学习生活有益的信息,坚决抵制不良信息,负责任地使用信息。中学信息技术教师要在道德意识上严格要求自己,在道德行为上做“人之楷模”,要遵守信息时代的道德规范,并努力成为学生健康、安全、合法地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典范。
第三,信息知识。信息知识是指对信息学理论的理解、对信息源和信息工具相关知识的掌握,是构成信息技术教师信息素养的基础。信息技术教师必须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了解掌握各种信息技术媒体的特点和作用,掌握一些常用软件的安装和使用。同时,信息技术教师应当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原理以及网络组建知识,学会利用网络搜集数据、交互式教学等。信息技术教师还应当成为学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倡导者,具有帮助和指导其他学科教师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其他学科教学过程中的能力。
第四,信息能力。信息能力可以归纳为信息系统的操作能力、信息采集的能力、信息通讯的能力、信息组织与表达的能力、信息加工处理的能力、信息结果的分析与报告的能力等,包括使用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技能,它是构成信息技术教师信息素养的核心。具体来讲,这些信息能力体现在教师通过使用常用的教学工具软件和使用网络等多种信息服务并用于各项创造性的教学和科研活动中。信息技术教师作为信息的吸收者、生产者和传播者,其信息能力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所以,信息技术教师要具备娴熟运用网络搜集、在线交流等高效获取信息的能力,要具通过对诸多信息的归纳及全面、客观地综合评价后得出新的结论并进行有效传播的信息表达能力。
四 个人能力方面的要求
教师的能力是有效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基本因素。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以下五方面的能力要求:一是参与策划的能力。信息技术教师应利用有利条件积极参与决策,促使领导层者更深入地认识现代教育技术,争取得到更大的支持。二是教育科研能力。新课程要求中学信息技术教师是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的“教学科研型”教师,能够将学科教育与科研结合起来,使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既是造就高素质发展人才的基地,又是教育科研的实验中心,从而形成富于个性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和教学风格。三是业务指导能力。目前部分其他学科教师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还不够深刻,甚至存在疑问和误解。信息技术教师既要组织非信息技术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培训,还要耐心解答其他学科教师的疑问,帮助他们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四是开拓创新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信息技术教师要有创新意识,要能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先进的现代教育理论。要善于吸收新观念、新经验、新方法,促进教育与先进科技的接轨,促进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五是软件开发与制作能力。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在深入了解学校教育教学需要的基础上,既要密切关注教育软件市场,多方搜集高质量的教材和教育软件;也要掌握教育软件的开发制作技术,能够结合中小学学科课程,研制开发新的教育软件。
总之,计算机是信息时代的主要载体,在素质教育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如何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素质,尤其是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这些都与信息技术教师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学信息技术教师若能充分意识到自己应具备的素质并以此激励自己、充实自己,那么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必然充满生机和活力。
成功的教师应具备哪些技能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技能的发挥程度,将直接影响教学活动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要想成为成功的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技能。
一、教师应具备课堂教学创新能力
1 、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应该重视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尤其是关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2 、教师在课堂上要建立尊重、平等的师生关系,给学生营造民主、宽松、自由的学习空间,做到思维共振,情感共鸣,活动默契,具有构建师生互动、共同参与的课堂氛围的能力。
3 、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教师应自觉主动地把教室作为活动室,把讲堂作为学堂,时时注意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同时,在这个教学第一阵地,不断的提高、锤炼自己,在教会学生学习的同时,促进教师自身的学习提升。
4 、要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体态语言等。尤其是课堂语言要做到提问有方,表达有情,评价有度,学会抑杨顿挫,激情流淌。在教学实践中,特别是语文教学活动,教师语言若富于激情,便会时刻撞击学生的情感,师生间便于充分展开思想的碰撞,心灵的接纳,情感的交融,从而创造出一种情感撞击后心灵的开阔,让学生学习激情始终都保持在兴奋点上,课堂活跃而适度,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心灵成长的愉悦。这样真正创造出一种师生互动,心灵倾听的分享方式,实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理念。
5 、要重视对学生与教师学习效果的研究。评价一节课,除了看教师投入了多少情感,融入了多少课外知识;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花了多少精力,产生了多少兴趣等。
二、教师要具有课堂管理能力
研究证明,教师能否有效地驾驭课堂,对课堂教学的成败至关重要。现代教学评价中,首先注意看“主体参与”情况,把学生当作学习与发展的主体。评价一节课,应看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学习的积极性如何,这需要教师不断改善教学技能。其次,看教师的“教学机智”。这要看教师能否把握教学情景的教学时机,善于“机智应变”,妥善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和学生的不良行为;运用多种教学策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和教学。一旦学生对教师上课产生“欲望”,这就证明课堂管理获得成功,进而证明教师具有驾驭和管理课堂的能力。
三、教师要具有教学反思能力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师要努力成为反思型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自我评价,记录自己的教学效果和行为。教师及时进行教学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教前反思,可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教中反思,能使教学顺利进行;教后反思,则是有批判、有总结地进行教学反思,能修恶改良,使教学经验上升为理论。反思有助于教师理解与学习教学、课改和评价的动态过程,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师成长,最终成为优秀教师。 四、教师要具有课程开发能力
教师要积极参与到校本课程的开发当中。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求教师不仅会“教”书,还要会“编”书,为教师提供一个创造性发挥教育智慧的空间。
进行课程资源开发,师生资料来源广,知识视野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不仅如此,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还会学到不少在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如引导学生从网上下载并打印相关资料;根据自己的学习目的,去图书馆查阅、检索资料;根据自身学习需要,到书店购买相关书籍等,这些都能表现为一种学习能力,它比纯粹的学科知识更为重要。
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要做社会生活的有心人,随时发现可供利用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共同开发,让资源的开发过程成为师生互动、共建的过程,增加师生学习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成长,能力便在成长中生成。
五、教师要具有人际交往与合作能力
在与学生产交往中,教师要学会主动与学生交朋友,放下教师的架子,更多地了解和接纳学生,积极地关怀学生,恰当而开放地进行师生对话,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亲切、友善的良好形象。为学生创建一个理解、关怀的环境,养成学生自觉的学习行为,与教师一同参与到新课程改革的各项教与学的活动中。
六、教师要具有现代化信息技术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与学科的不断整合,加速了教育信息化的步伐,置身于这样的一个高速发展的环境,广大教师正经历着现代教育环境下,人才培养观念、模式、方法的变化、整合与创新。要把提高教师学科素养与信息技术应用结合起来。教师必须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能力,并把它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每一位教师必须从细微处入手,思考在信息化条件下如何教与学,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掌握信息工具的使用,并学会在自己的教案设计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七、教师要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
教师要注意把教学实践与教育科研融为一体,使它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持续发展与教研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教育教学研究要立足学校实际,立足教学课堂,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要多反思,对教学进行经常性诊断与评价、研究与分析、研讨与交流。经过反复的探索和实践,把新的教育理念真正变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最终促进教师自我学习、自我反思,从而促进教师主动参与教育科研活动,学会教学研究。
《非常教师》一书中《优质教学的精髓》这一节对教师有这样一个简单的评价标准:平庸的教师传达知识;水平一般的教师解释知识;好的教师演示知识;伟大的教师激励学生去学习知识。教师要树立教学促进者的新形象。
广大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不断践行教学理论、课程理论,运用专业知识和现代化教手段的技能,高效使用新教材,研究新情况,尝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强化和培养自己的教学技能,达到教师职业技能的提高及学生的全面发展。
从新的视角看教师应具备的课堂教学技能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新课程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教师应具备的教学技能的内涵也在发生着变化。在这一方面,许多老师已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比如教师需要具备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的技能,教师需要具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技能,教师需要具备有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技能,教师需要有课程资源开发的技能。在不断地积极探索中,不少教师产生了新的困惑:清晰的讲解、漂亮的板书,这么多年来形成的教学技能都变得不重要了吗?新课程带来了这么多新的技能,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具备?困惑引发了更加深入的思考,仅仅是简单的增加吗,新的教学技能究竟“新”在何处?
仔细分析,过去的教学技能主要是从教师教的立场出发,要求教师对教材的深刻把握、课堂上语言的流畅等。新的教学技能真正“新”的是视角,即从学生发展的立场出发重新系统建构“教学基本技能”。重新系统构建需要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长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本文只是提出这一想法,并就这一视角下教师课堂教学技能提出一些可供思考的方面。
一、了解学生需要的技能
既然要从学生发展需要出发审视整个教学过程,那么真正地了解学生发展需要自然成为课堂教学技能之基本。学生是带着全部的丰富性进入课堂的,这不仅仅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还包括学生的经验、学生的困惑、学生的情感等。因此,课堂教学必须基于对学生情况的了解,这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学生的学习困难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等。
值得强调的是,要想真正地了解学生不能仅仅依靠经验,还需要一定的调研。调研方式包括小测试、访谈、课堂观察、作业分析等,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目的合理选择。已有知识基础的调研可以通过设计几个指向明确的小问题实现,对这方面的数据统计及分析是更为重要的,这种分析是教师设计和修正“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学生经验、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学习兴趣等的调研可以通过访谈实现,可以是抽样,也可以是有针对性的。
教师要养成随时了解学生的习惯。下面是一位教师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之前对5位学生的访谈记录:
师:判断下面分数哪些可以直接相加减,为什么?不能直接相加减的你准备如何计算?
学生的想法使这位老师“大吃一惊”,原来以为学生最困难的是分子与分母都不相同的情况,却不知学生对此已经有了不少经验,反而对分子相同、分母不同的情况显得不知所措,5位学生或者不知怎么办,或者干脆把“分母加起来”。与学生的访谈促使这位老师对教学设计进行了重新思考。
我想不少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精心设计的活动往往学生“不领情”,不是提不起兴趣,就是难以开展探索。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就是通过调研真正了解学生的需要。因此,合理的教学一定是基于学生的,科学了解学生应该成为教师最基本的教学技能。
二、激发学生思考的技能
好的数学教学活动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这一点教师们已经取得了共识,因此,教师必须具备有效激发学生思考的技能。为此,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内驱力,所以教师必须爱护和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师应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展示所学数学内容与学生经验的密切联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自己生活中的作用,吸引他们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教师需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展现学习的必要性;教师应多方面展示数学的魅力,如数学发现和证明的全过程,既使学生体会到逻辑思维的力量,又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创造的火热思考,又如数学内部的密切联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是一个整体;教师应鼓励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或者不同的思考方法,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思维的丰富多彩,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教师应多样化地呈现学习材料,如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不同学科之间的渗透,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第二,营造思考的环境。
教师应为学生创设充分思考的空间,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或活动引起学生的思考。有效的问题是那些学生能够积极回答因此而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问题,教师不能仅仅提出只需要学生简单回忆信息就能回答的问题,还需要提出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整合、分析已给的或记忆中的信息,需要学生创造性地进行思考,并产生独特的想法或答案,需要学生作出判断或评价。
教师还应注意所提问题类型的多样性,下面介绍几种教师常用的问题类型供参考:
聚集型问题:引导学生注意的方向。当使用提问引出一节课或一次讨论时,使用一个聚集在即将讨论的主题上的创造型或评价型问题是个不错的选择。 提示型问题:对于学生回答不上来的时候,一个好的办法是进行提示性的提问。提示型问题给学生提供回答问题或是纠正先前错误的线索。 追问型问题:旨在纠正、提高或扩展学生的原始答案。它们迫使学生更彻底地思考最初的回答,也同时使更多的学生投入到思考中。追问型问题可以用来纠正最初的答案、澄清问题、形成批判意识或重新聚集于一个回答。 第三,利用学生的思想。
教师还应能有效利用学生的思想,包括认可、修改、应用、比较和总结学生的想法,从而鼓励全体学生参加数学活动并积极思考。具体来说:
l 认可:通过重复学生的语言,来运用学生的思想。l 修改:用你自己的话,或者用其他学生的话来表达思想,以丰富教学。 l 应用:使用学生的思想进一步分析其他问题,以鼓励更多的学生投入学习过程。l 比较:采用学生的思想,并将它和学生先前表达的或其他学生的想法寻找联系。l 总结:用学生的共识,对所教内容进行概述和回顾。
三、指导学生合作的技能
善于与人进行合作与交流在当今世界变得越来越重要。实际上,思考和交流是交叉在一起的。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交流,学生首先面临向他人清晰而有信心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的挑战,这就需要他们预先要组织自己的数学思维,这实际上是获得对自己思考过程的深入理解的过程,同其他人的相互讨论是使自己的策略和思想得到详细的检查、提炼和完善的基本方法之一;学生可以从其他同学的想法中学到东西,在讨论各种各样的想法中,学生将有机会看到别人的观点和方法,评价这些观点和方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并加以使用,通过仔细地听取和思考他人的观点,学生将学习成为有着批判眼光的思考者;学生还要将自己的语言与数学语言联系起来,这就为学习数学语言积累了经验和奠定了基础,有助于学生欣赏数学语言的精确性和力量。
因此,教师应提供多种机会促进学生的合作与交流,并对学生的合作进行有效地指导。比如,小组合作是目前课堂教学中常见的合作形式,为了有效地指导小组合作,教师应努力思考什么样的活动适合小组合作,通过何种方式能使学生感受到小组合作的必要性,发展合作的意识;教师应使学生明确合作的目标、合作的任务、合作的时间等;教师还应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技能,如如何合理分工、如何互相倾听,如何记录,如何对小组观点进行整理;教师在学生小组合作中,应起到使学生集中对主题进行讨论,在需要帮助时提供帮助或提供新的信息,调整学生的观点以使讨论深入等作用,并积极选择有益的资源供全班交流;在小组汇报时,教师应指导小组尽可能清晰地总结观点,并选择代表进行汇报,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全班学生进行质疑研讨。 四、促进学生反思的技能
据一项研究表明,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的失败常常不是由于数学知识的缺乏,而是由于对于他们所学习的知识的非有效的应用,学生的评价和反思意识和水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
教师应通过清晰地讲述、提供合理的练习等手段促进学生反思和应用所学内容,教师还可以经常问及下面的问题,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评价和反思的习惯:“刚才我们一起进行了什么活动?为什么要做这个活动?”“在活动中你获得了什么?你有哪些困难?是如何克服的?”“在这个活动中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这些知识与以前内容有哪些联系?”“我们是使用哪些方法获得结论的?这些方法在什么地方还能用到?”“通过学习又引发了你的哪些思考?你能提出哪些新的问题?”。 五、评估学生发展的技能
评估学生发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反映学生数学学习的成就和进步,激励学生的数学学习;诊断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及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历程,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解题策略、思维或习惯上的长处和不足;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预期,形成对数学积极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
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自我评估和相互评估,并适时组织对评估进行讨论,下表可以作为小组成员之间对于合作技能进行互评的参考: 合作技能 小组成员名字 为促进小组进步,提供知识和信息 对整个组的开放和坦率
对需要帮助的成员提供个人帮助和支持 以价值中立、建设性的方式评估别人的贡献
同小组分享物质资源——书、分发材料、书面信息 准确地领会或总结其他组员的话
当其他组员作出重要贡献时,给予承认 接受和欣赏文化、种族及个体差异
从学生发展的立场出发重新系统建构“教学基本技能”是一个长期的任务,笔者只是提出一些自己的初步想法,旨在抛砖引玉。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教学过程的复杂性、教学过程的不确定性、教学过程的个性,因此,除了具备必要的教学技能外,教师还应了解教学实际上是教师的一种选择,这种选择后面隐藏着每个人对数学、教育等的理解和看法。因此,努力提高自己的学科水平和对教育的理解,“修炼内功”也许是最根本和最重要的。
面对应试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国家及时提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措施。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简称为提高受教育者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它是对广大公民的一种教育。对于小学而言,素质教育的要义可以概括为“二全一活”,第一要义是面向全体学生,第二要义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第三要义是让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思想教育,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素质教育是一种和谐的教育,它的最大特点则是着眼长远,从学生终身发展出发考虑,它强调诸方面和谐、协调地全面发展,它关注个性的张场。素质教育对教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于习惯了应试教育的教师们来说,新的课题带来了新的压力。
专业知识素质
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是实现教育的最优化和现代化,因此,计算教师必须懂得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掌握现代教育的理论,要全面掌握专业基础知识,才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准备地解答学生所提出的各种问题,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定期检查各种设备,及时对有故障的设备进行维修。这些基本管理知识是确保机房正常运行的保障,让我们真正达到最大限度内高效、有序、合理、规范使用计算机的目的。
能力素质
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能力
把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贯穿于教学过程。通过对计算机各种新技术的产生、现状和发展的介绍,通过计算机和图片演示,组织参观等形式,向学生展示我国计算机技术应用的新成就。介绍国内外计算机研究的新动态,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可以在教学中大胆引入电脑游戏,当然玩不是目的,把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理论联系实际。如在讲解计算机硬件的组成时,我们可以在讲解基本的理论知识后,可以分组让学生自己动手拆开一些旧电脑(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在想中看,看中动手,动手中思考问题,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开拓创新能力
鉴于计算机技术的“更新速度快”这一特点,书本上的很多知识已跟不上形势,所以我们要勇于把一些新的计算机业界动态及最新的计算机知识引入到课堂中来。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教会学生怎样学,怎样把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的学习生活中去。
3、充分利用现代教育设备的能力
学校机房一般都已初具规模,每个学生在上机时都能有一台独立电脑,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服务器的操作来边演示边讲解,同时也可以获取控制学生机的屏幕、键盘等信息来观察学生的情况。教师还应多制作一些多媒体课件,以其丰富的表现力来提高课堂效率。
如何做好一名信息技术教师
目前,很多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因为学校不重视这门课.加上这门课不用学生参加什么正式的升学考试。教师们依旧习惯于“灌输”式教学方法,简单机械地“逼迫”学生达到教学目标,学生为“教”而学,很难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习兴趣自然难以提高。另有些教师则喜欢“放羊”式教学方法,学生“自由”学习,教师独处静室埋头于其他事务,甚至上网神游、聊QQ。那么,讲台下的学生也一样会像教师一样上网神游、玩游戏、聊QQ。这样的信息技术课不仅浪费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更会影响学生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
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应该在工作、生活中以身作则,严肃网上纪律,具有高度的自律意识,不能制作、复制、传播各种违法乱纪和不利于先进文化建设的信息。应该自觉建立并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养成个人网络道德的高度自律,做好榜样,从而引导青少年也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形成个人自由与自律相互统一、责任与道义相互和谐的网络文化,成为学生的典范。因此,上好一节信息技术课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我们要想办法优化教学模式,注重教学方法。下面对此提出几点建议:
1.游戏形象教学
由于信息技术学科中有些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复杂.不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讲起来费时间,而学生也感觉枯燥无味。作为教师就应深钻教材、教法,把知识化繁为简。变成易接受、有滋味的游戏,让学生参与。例如:在给学生介绍文件夹、文件名及他们的关系时,学生不易理解,在头脑中不易形成概念。教师就可以这样解释:“文件名就像我们人的姓名一样也是有各种规定的,不能随便乱说”,并让学生做“找文件名”的游戏。这样,学生通过在游戏中的操作掌握了有关文件名的知识。
2.网络演示讲解
在网络教室中利用网络演示教学,这种教学模式适合于全新内容或重点、难点、典型问题的讲解。如有学生遇到操作上的疑问,教师可以即时把学生的屏幕转播给大家,让全体学生来面对这个问题,可以由教师来讲解,也可以由某个学生来帮助解决,演示讲解的过程也就是问题解决的过程。
3.学生成果展示
为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开展一些信息技术应用比赛。如打字比赛、网页制作比赛等,利用网络上传优秀的作品,供学生学习和欣赏。这样学生便有了一个奋斗目标,当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时,他们会有一种成功感。要让学生尽量多地去体验这种成功,让学生的聪明才智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
4.小组研究性学习
所谓研究性学习模式,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采集、整理、加工信息的能力,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分工合作,围绕拟定的几个问题上网搜集、查阅、下载有关资料.做好相应的资料采集,并要求学生利用WORD完成资料的编辑和排版,并完成研究报告。这种教学模式能增强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学生运用已学的操作去探索未知的领域,不仅巩固了已学的知识,而且在整个过程中体验着自己动手的乐趣。最后,通过自己和别人的共同协作,得到自己满意的成果。
总之,课堂是信息技术教师体现人生价值最好的方法,我们要不断去创新,不断去寻求好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们能够学有所思、学有所得。
三、切实加强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
目前,在中学里,上网成瘾的学生大有人在,更有甚者通过卖肉去上网。这些学生往往使学校和家长都头痛。据调查发现.容易上网成瘾的学生大多数是性格孤僻、不善交往的孩子,也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升人更高一级的学校,成绩出现下滑,出现不适应现象致使沉迷于网络。而上网成瘾的恶果是:形成坏思想.养成不良品行。学生上网的时候,在虚拟的世界“无法无天”,事实上又没人管,他们一边上网,一边抽烟、喝酒、吃零食。逐渐地便会形成错误的消费观念。沾染上一些不良习气。现在流行的网络游戏,往往充斥着暴力和色情。学生辨别力不强,而模仿力很强。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很容易模仿虚幻世界里的东西.这会直接导致学生的暴力倾向和早恋等不良行为的出现。网络上还经常出现“邪教”等邪教组织的宣传信息,这对青少年学生也是极大的引诱和潜在的威胁。那些上网成瘾的学生,一旦上网的费用和其他消费得不到保证,他们就会借钱消费,进而会发展到骗家长的钱,或者向比自己小的学生敲诈,甚至偷盗、抢劫,最终走上犯罪道路。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在信息课堂中如何加强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显得非常重要。具体措施如下:
l.营造绿色网络环境
首先,使用网络管理工具进行网络内容的过滤,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健康、绿色的网络环境。其次,教师在课堂中应多推荐一些优秀网站,让他们去点击浏览。他们获得的是网络美好的印象——“实用、有趣、友好”,随之也会产生良好的网络道德的雏形。网络中正确的兴趣也就建立起来了。
2.在课堂中开展学生网络作品比赛,激发他们对电脑知识的兴趣
如何将“玩游戏的”转化为“做游戏的”,这是给学校及教师提出的一大挑战。教师可以毒攻毒,从电脑游戏中寻找突破口。电脑游戏的一大魅力就在于有其奖励机制,如积分、升极、闯关等,学生能在游戏中体验到成功。其实我们在课堂教育中,也可以把这些理念运用过来。如何让学生在探索电脑知识的过程中,不断体验成功就能达到转化的目的。对一些上网成瘾的学生,因为他们大部分是“游戏高手”,教师可以请他们打文章、排版、制作简单的课件、上网找资料等,信息技术课上做“小老师”,担任机房管理员,进行课堂内的比赛等。在发挥其特长的情况下,转移了原有的注意力,同时发展了他们的电脑知识。
3.激励学生建立自己的个人网页与班级网站,把学生的精力吸引到对网络知识的探索
比赛等方式都是一种短时间内的任务,能让一个学生长期热衷于电脑网络还有一个更好的办法,那就是建立学生个人网页或班级网站。让这些学生作为“站长”或“版主”.在创建与维护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迫使他们不断地学习与探索网络知识,花大量时问去请教。同时在做的过程中,不断体验健康的成功感,确立自己在班级中的地位。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又与班级的同学频繁交流,可以治愈网络孤独症,最终形成良性循环。也许就因这一方式,又会造就一位网络高手。当然,电脑兴趣小组也是一种很好的转化途径。
信息技术教师简历模板
XX
( 86) 138-0013-8000
应聘:中学计算机教师
实践经历
2012.06-2012.07
xx计算机培训学校
助教
-负责Microsoft office课程班课程讲解
-服从学校和部门的工作安排,严格根据课程安排,充分备课以完成教学任务
-布置并检查学员作业,与家长沟通学员学习情况
-对学员的'学习结果负责,解决学员在计算机学习中的疑难,并提供专业的咨询和学习建议
教学实习
2012.07-2012.08xx市第十二中学实习生
-参与四个班级计算机教学工作
-完成Photoshop,Flash,Excel,Word,Powerpoint教学
-与其他老师交流心得经验
校园活动
2012.11
第二届学院杯计算机技术大赛
-以队长身份带领团队进入大赛决赛并获得大赛银奖
2012.03-2012.06
XX大学樱学社
-樱学社是校明星社团,拥有约500名会员(校内规模最大)
-定期组织"初级日语教学"、"日本影视交流"及日语角活动,担任日语讲师
-策划两次"学园祭"活动,以及大型晚会"中日文化交流节闭幕式
-参与社刊"樱学刊"的创刊,担任社刊编辑(后任主编)和翻译
2011.06-2011.08
志愿者经历
-2010年5月1日世博会开幕式志愿者
-2010年9月世博会园区志愿者党员组长
-2010年10月世博会临时调用志愿者
-2008年12月学校献血工作志愿者
-2008年10月学校搬迁工作志愿者
教育背景
2009.09-2013.07
xx师范大学
信息技术专业(师范类)
本科
-获得二等奖学金
-担任班级团支部书记,并在校学生会外联公关部任职
-参加大学城模拟人民代表大会,学院获得最佳团体,个人获得最佳代表称号
个人信息
-熟练掌握Microsoft office办公软件,熟悉多媒体教学
信息技术教师介绍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信息技术教师介绍简短50字、信息技术教师介绍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信息技术教师介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