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币安交易所 > 湖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湖南教育科技发展)

湖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湖南教育科技发展)

发布于:2022-12-12 作者:沫沫 阅读:13

今天给各位分享湖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湖南教育科技发展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湘南学院是公办还是私立。

湘南学院是一所公办院校。湘南学院位于湖南省郴州市,是“十三五”湖南省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第三批)。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12年创建的湖南省第三女子师范学校;2003年由原郴州师专、郴州医专、郴州教育学院、郴州师范学校合并组建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截至2016年11月,该校设有21个教学单位,有1所直属附属医院、3所协作型附属医院,110个行业、企业合作育人单位,45个本科专业,截至2016年11月,该校有教育部特色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省级精品课程10门。

扩展资料

建设成果

2014年,该校共获国家级、省市级科研立项项目200余项,进校经费700余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 “863”计划子课题1项。发表学术论文531篇,其中SCI、EI等三大检索收入31篇。著作6部、专利5项。获各级科研奖励19项。

其中获省第三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项、省第十五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7项 。2016年,该校新增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包括新引进博士陈俊主持的项目,学校培养的已毕业回校的博士物电学院的邓海明主持项目,数学与金融学院廖芳芳主持的项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湘南学院

请登录运城市智慧教育完善用户信息?

运城市智慧教育协同发展中心工作全面启动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智慧教育的重大部署,扎实推进全市智慧教育二期工程和创建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工作,6月25日下午,运城市智慧教育协同发展中心工作启动会在市教育局召开。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立德出席会议并讲话,对下一阶段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运城市入选全国首批“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区域,将与河北雄安新区、北京市东城区、上海市闵行区、湖南省长沙市等8市(区)比肩成为全国智慧教育前沿方阵。

会上,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立德站在全国智慧教育发展大局和我市教育改革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全面分析了我市智慧教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准确指出了全市智慧教育发展的工作重点。

杨立德指出,作为教育工作者对新技术、新科技要有清晰的认识和深入的思考,要有追求先进、科学的意识和行动。一要深化认识。要深入学习教育部和省、市有关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文件精神,准确把握智慧教育的发展规律和丰富内涵;要组织人员实地考察学习全国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借鉴和复制成熟的发展路径与推进办法;要扎实做好本地教育信息化现状的调查研究,精准掌握基层的工作成绩、存在问题和发展需求;要组织精干力量编制智慧教育工程建设方案,认真做好专家评估和审定把关。二要明确职责。智慧教育二期建设推进和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需要各个关键部门的通力合作。在统一规划指导下,各部门各负其责,各尽其责。任务有目标,措施有论证,扎实推进,加强落实。各部门要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和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部门责任、项目管理、协调调度、监督考核等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加强工作指导,加强精准调度,加强质量监管、应用监管和资金监管,扎实推动工程建设。三要协同发展。以智慧教育协同发展中心为主导,各方协同,相互合作。各部门要主动与财政、审计、工信等部门沟通联系,做好统筹协调工作;要主动与高校、科研机构和服务企业联系协作,聚集多方合力;要主动与先进地区交流合作,取长补短,共同开展智慧教育研究和探索。

2020年湖南高考不分文理科 语数外之外任选三门

2020年湖南高考不分文理科 语数外之外任选三门

2014年全省幼儿园总数相比2010年增加5106所;

与2011年相比,2014年全省农村中小学减少2695所,城镇中小学增加435所;

2014年全省中职学校校均规模1287人,比2010年提高5.32%;

“十二五”期间全省新设置普通本科学校5所,高职专科学校3所

●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父母务工地入学,与当地居民子女同等享受义务教育

●特殊教育发展步伐加快,2014年全省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提高到83%

●学生资助体系实现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全覆盖

●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上重点高校的机会明显增加,近两年累计为贫困地区学生新增1713个进入重点高校学习的机会

●考试招生更加公平公正,深入实施“阳光高考”,出台了“取消点录”、“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招生信息公开”等举措

随着《湖南省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5年-2020年)》出台,未来5年,湖南教育的发展蓝图已经清晰呈现在大家面前。11月23日,湖南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王柯敏就湖南建设教育强省“十二五”成就及“十三五”展望,接受包括本报在内的十余家媒体专访。谈及改革和成果,王柯敏说:“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无论是教育公平,还是教育质量,教育改革历来都是从关注每一个人的发展起步,终点却是民生福祉。”

【关键词】高考改革

2020年开始,高考不分文理科

在众多改革中,关注度最高的莫过于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王柯敏表示,目前已经制定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总体方案,着力构建“两依据、一参考”多元录取机制。具体来讲,2017年进入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参加高考时,招生学校将依据考生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两部分的总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考生的总成绩即由语、数、外3门全国统一考试科目成绩和考生从理、化、生、政、史、地等6个科目中任选的'3个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的成绩构成。与目前高考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一是考试方式发生了变化,全国统考只有3门(即语、数、外),其他由学生自主选定计入高考总成绩的3门学业水平考试,则由省里统考。二是不分文理科,即学生选学与选考的科目可涵盖原来文理科所有科目。三是强调综合素质评价在高考录取中的重要作用。王柯敏说:“‘促进公平、科学选才’是高考改革的目标,这些都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唯分数论’和‘一考定终身’问题。”

据悉,改革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将不再采用分数制记录成绩,而是按等级记录成绩。同时,还会逐步实现学生可多次选考或调整选考科目。另外,新高考制度还将强化对考生综合素质的评价考量。评价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以及社会实践等方面。

“能挤进一本,绝不上二本;能上本科,绝不上高职。”这是多年来不少家长、考生心中的高考铁律。分批次录取无形之中带来的是学校被划分为“三六九等”,同样,在用人单位眼里,毕业生也被分成了“三六九等”。但新高考制度实行后,还将逐步试点取消招生录取批次。

 【关键词】师资均衡

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

“择校难”、“大班额”现象背后折射的是大家对名校名师的追求。王柯敏认为,教师是教育发展的根本,湖南省作为农业大省,长期以来,乡村教育发展水平整体上明显滞后于城镇,其突出瓶颈在于乡村教师队伍十分薄弱。为了打破瓶颈,2006年,湖南省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农村小学教师公费定向培养专项计划”,“十二五”期间逐步扩大到农村幼儿园教师、初中教师、特殊教育教师和中职专业课教师,目前累计招生3.48万人,毕业10529人。实施“特岗计划”,已累计招聘录用农村中小学教师2.7万余名。

同时,通过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尽力让乡村教师“留得住”。在全国率先出台省级层面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省财政每年拿出3亿元,受益教师达9万余人,为全省乡村教师落实了乡镇工作补贴政策。大力推进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改善乡村教师居住条件,目前已累计建成4万余套。此外,还通过深化“国培”“省培”改革,将教师培训计划向乡村教师重点倾斜,实施“送培到县”,开展乡村“资深教师”培训,完善师德考核与监督机制等举措,助力教师“教得好”。

2015年年底之前,我省还将出台《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办法》。到2020年,全省努力造就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还将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和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制度。重点推动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教学点、薄弱学校任职任教并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力争在3-5年内实现县市区域内教师资源均衡配置。

【关键词】资源共享

教育信息化带来教学变革

“互联网+”时代,湖南省通过推进教育信息化来实现教育现代化。王柯敏对此阐述:“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不是硬件设施建设,而在于‘化’,即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广泛应用,应用程度越深,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现代化的带动作用就越明显。”依托校内网络空间,湖南省高职院校的学生随时随地可以在空间里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只需做一个“主持人”,和大家一起交流互动、回答问题。老师轻松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却大大提高了。

而“中小学网络联校建设工程”则以“1+N”或“N+N”的形式,将县城学校与乡镇中心校、乡镇中心校与教学点组成一体化的网络联校群,实现了网络主校与分校课堂教学过程同步实施、教师同步研修、教学资源同步共享。也就是说,通过无线麦、跟踪摄像头、高清投影、实时视频这些设备,联动课堂一开启,边远山区的孩子们便能聆听省内优秀教师的讲课。在华容、茶陵等多个县城,仅花3000元就打造了一个“专递课堂”,由乡镇中心小学教师通过网络向村级教学点同步推送优质课程资源,尤其是村级教学点受师资力量所限难以开好、开齐的课程。

目前,湖南省教育厅每年安排不少于1亿元专项经费,在全省构建起协同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工作格局。目前全省教育业务传输网络基本建成,校园网覆盖率达到96.23%;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全部接入互联网,已建成湖南省高校数字图书馆、湖南省基础教育资源网、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

王柯敏介绍,今后5年,将加强优质教学资源的信息化建设,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有机整合省级资源服务平台和管理服务平台,积极开展数据挖掘和大数据服务,实现全省教育数字化资源和教育管理系统共建共享。

信息化建设方案

信息化建设方案 (一)

为加快“湖南香稻第一村”信息化建设步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三农”,切实解决农民获取信息难问题,促进村域经济和社会和谐,根据市、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和部署,结合实际,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本着“科技兴农、信息先行、以点带面、循序渐进”的原则,紧扣我村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及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依靠科技创新,以信息化促进农业产业化;融合各类技术手段和信息资源,加强农村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全面提高农村信息化综合水平;立足信息化平台,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推进农民融入市场经济,为实现农业大村向农业强村跨越提供信息技术支撑。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立足实际的原则。充分利用农村现有信息网络资源,充分发挥农村远教系统、互联网、移动通讯网的作用,达到“互联互通”的目标。

2、坚持资源统筹的原则。有效统筹市、区、镇投入到香稻村的科技、农业、文化、计生、民政等信息资源,加强横向联动,最终实现“工作融合、投入集合、信息聚合”。

3、坚持服务创新的原则。在完善现有信息服务体制的基础上,按照“村委主导、多方参与、信息兴农、农民受益”的思路,逐步建立农村信息服务实体的长效运行机制。

4、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我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和农民需求的区域特点,采用多种模式,先行试点,逐步推开。

5、坚持方便适用原则。利用语音、文字、图像和视频等多维化的信息形式,传播群众急需适用的信息;通过平台实现信息的双向互动,快捷、有效地帮助农民实现产销对接、政策咨询和技术指导服务。

三、总体目标

利用三年时间基本建成覆盖全村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六大”农村信息化实用型机制;实现农村信息化设备拥有率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普遍提高;构建村庄信息员队伍,完善信息技术培训机制。

四、主要任务

(一)建立香稻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以农村远程教育系统为基础,通过博客“香稻坊”淘宝店、微博、移动“飞信”群等载体,建立香稻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集采集、分析、发布于一体的农村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平台将提供三类服务(村务公开、信息公示、农技服务),实现四流交互(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人脉流),依托五种手段(村务博客、手机通讯、乡村广播),让农民足不出村就能获取和发布信息。

(二)建立“六大”农村信息化实用型机制

1、农业生产信息服务机制

根据我村农作物病虫害诊治的具体应用需求,结合省农科院的科研资源和区农技站所的技术力量,以村“科技兴农”QQ群为载体,建立农业病虫害自动诊断与服务系统,适时为我村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提供病虫害防治方案和无公害防治措施,提高农产品生产的安全性。

2、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机制

依托“易村网”,建立村庄农产品信息集成服务系统,实现与国内主要农贸交易市场和电子商务网站的相互通联,为拓展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销路提供指导,解决买难、卖难问题,实现农民增收、增效。

3、建设农村综合管理机制

将村务综合管理、电子办公系统、农业生产系统融为一体,为农民提供计划生育、民主管理、政务公开、合作医疗、便民服务等住处化服务。

4、应急信息发布机制

充分利用广播、电话、手机短信等手段,对农业病虫害、气象灾害、地震、突发传染病等预警信息进行信息快速发布,建立应急信息发布预警系统。

5、党员教育培训应用机制

结合“红星视频”现代远程教育精品资源库,为农村党员、农民、农村青少年提供多媒体培训服务,使农村远程教育培训能够成为农民家门口的图书馆、电影院和培训课堂。

6、农村广播数字化信息机制

充分发挥乡村广播方便、迅捷、实用的优势,及时发布将农业政策信息、科技信息、市场信息、气象信息,为农业生产提供快捷服务。

(三)实施信息用户终端“户户通”工程

整合本村现有硬件资源,结合香稻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在全村建立1000个电脑、电视、广播、电话、手机等服务终端,为农民提供语音、图像、文字等立体服务。利用省、市信息化建设项目资金,加快信息网络终端向个体经营户、专业大户和新生代农村居民等延伸。三年内基本实现全村入网,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四)实施农村信息化人员培训工程

采取集中培训和远程教育等方式,对村委骨干、种养大户、新生代青少年进行有针对性培养,实现培训和服务100名农民信息员的计划目标。着力建设一支过硬的信息员队伍,保证我村上传信息、发布信息在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

五、实施步骤

按照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落实工作任务,实施期为3年。

(一)试点阶段。从2011年1月开始,在先行试点。至201年底结束。

1、依托湖南农村远教设备,加快村级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2、聚合部门信息资源,建设农村综合资源应用六大信息服务系统。

3、加强通讯网络、计算机网络设施建设,改进信息服务手段,提高信息服务能力。

4、配齐配强信息员队伍。对信息员和示范户进行技术和应用培训,提高应用示范效果和辐射示范效应。

(二)推广阶段。从**年开始,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逐步推广至全村,**年底,基本实现农户的全覆盖。

六、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精心组织。村两委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落实任务。村骨干要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形成工作合力,采取有效措施,做到资金投入、技术指导、监督管理“三到位”。

(二)强化培训,配齐队伍。不断提高和增强农业信息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信息服务能力,普及信息采集、传播方法和农业科技、经营管理知识以及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常识。

(三)筹集资金,加大投入。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企业、个人等各类主体介入。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利用多条渠道、采取多种方式,共同筹措信息化所需资金,逐步形成共同支撑农村信息化的投入机制。

(四)健全制度,保障安全。为保障农村信息网络正常运转,建立健全各类规章制度,作好网络的安全、运行、维护管理和文件的上传下达工作,确保信息传播渠道畅通无阻。

信息化建设方案 (二)

一、基本情况

华容县北景港中学现有教学班15个,教职工96人,学生739人,学校占地面积30亩,建筑面积32000平方米,各种功能教室一应俱全。

信息化建设基础方面,20兆宽带网络进了校园,每个办公室和教室都有网络接口,并且都能够上网;每个教室都装有一体机,实现了“班班通”,教师在每个教室都能进行多媒体教学;学校建立了拥有一整套设备的多媒体教室,有1个学生计算机室,台式电脑50台,本期为教师购置手提电脑78台。

学校现有教师75人,98%的教师具有信息高级技术证,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其中本科学历教师55人,占教师总人数的74%;中学高级、中学一级职称教师45人,占60%,57%以上的教师能够独立制作课件,应用多媒体教学。

二、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湖南省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建设规划》,把教育信息化建设放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把“提高师生信息素养、提高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和管理中的应用水平”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确保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凸现出巨大优势。

三、建设目的

实现学校管理数字化,校园教育信息化,确保计算机及其网络成为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工作和学习的基本工具,发挥教师利用信息化应用技能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作用,提升我校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为在网络环境下开展教学和管理创造必要而充分的条件。

四、组织领导

(一)教育信息化应用创新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谢圣桂

成员:戴昱、施湘平、夏勇、蔡君发、唐创、钟磊彬

向阳、王大伟、肖必星、姚建民、薛为宏、张梦阳。

专家指导小组:县技术中心技术员

(二)工作小组:

(1)管理应用创新推动工作组:

施湘平:负责全面工作的协调、指导和督查。

唐创:负责“学校教育信息化平台”、“领信教育业务管理平台和学校管理平台”等电子OA管理系统的建设。协助人员:张梦阳

①平台模块数据的上报,平台新增模块及更新学校各类基本数据

②教师个人空间的建设管理。含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学习培训及心得体会、工作成绩、教学经验、教学设计、教学课件等教育资源。

③各项制度的收集整理(制定《北景港中学教师信息化应用考核细则》),教师教学过程中的电子化管理和质量监控(电子备课的指导)。

④建立教师试卷分析系统。

⑤加强教师培训。在“领信教育”平台上开通教师技术培训专栏,分层次对教师进行操作系统、常用软件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使用等培训,内容以信息化理念、教师岗位技能、资源利用、教学平台应用等方面为主。

(2)教育教学应用创新工作组:

肖必星:负责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网站教学教研资源的收集。协助人员:张梦阳、洪权遇

①由学校优秀教师建立名师工作室。

②有效利用“同步课堂、专题课堂、名师课堂”开展网络教学教研活动。

③开辟“同步课堂”加强校本培训。建立各学科教研组空间,负责收集、整理、审核、上传学科资源。

钟垒彬:负责班级管理、学生教育资源的收集。

①加强网络化校园文化建设,定期开展各种网络校园文化活动。例如:网上主题征文活动、网上主题征画比赛、学生网上论坛、网上板报、班标等各类班级评比活动。

②利用教育信息化平台实施“家校沟通”服务,使学校为学生家长提供更全面、更便捷、更顺畅的服务。同时设立“亲情电话”“绿色电话”为留守学生与父母沟通服务。

(3)服务应用创新工作组:

夏勇:负责硬件建设和经费筹措、后勤管理资源的收集。协助人员:姚建明

王大伟:负责学校网站的建设维护。协助人员:薛为宏

向阳:负责学校信息技术设备的维护,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五、建设内容和步骤

1、通过市县级信息技术培训考核的教师占总数的95%以上、通过送培和校本培训实现。

2、通过送培方式使网络管理员和信息技术专兼职教师均须通过教育局的专业培训后上岗。

3、高起点建设校园网络,使校内主干速率达到20Mbps,桌面终端连接速率不低于独享2M。

4、采用宽带光纤连接互联网。

5、建设具备以下功能的校园网,连接校园内所有计算机,并在每个教室和办公地点,以及校内其他公共场所均设有网络终端。

(1)能够提供各类信息服务,如:

Internet连接访问代理文件传输Web浏览

通过上级教育信息网中心网站建立电子邮件系统

校内BBS和CHAT在市或县教育信息网上设立主页和虚拟空间(或主机托管),并保持更新维护。

(2)能够通过网络实现校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行政管理:包括会议管理、单位日程管理、公共信息发布、政务信息发布、政策法规查询等;

人事管理:管理和维护单位的人事信息等。

学籍管理:包括班级管理、学籍注册、奖惩管理、分班管理、升级管理、统计查询、报表打印等功能模块;

招生管理:招生计划、入学报到等;

教学管理:教师管理、教学计划、课表安排、补课调课等;

考试管理:考试安排、补考安排、成绩管理与分析等。

(3)建有图书自动化系统

图书管理系统:图书/期刊的采购、编目、流通和查询、检索实现计算机自动化管理;

电子阅览室:使读者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图书馆购置的各种光盘数据库和电子出版物,同时可以上网浏览;

(4)具有电子教学实施系统功能

大部分教室建成多媒体教室;

网络备课与授课系统:建立以学校教学软件和课件素材等构成的本地化特色资源库,为教师通过网络进行备课提供便利条件,并实现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

在学校资源库的基础上,建立科学、合理的资源积累、优化机制,为学科整合提供平台基础;

(5)建有多媒体教学资源制作系统

多媒体课件制作系统:提供网络化平台,让教师能利用网络的优势,在网络上制作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教学资源开发系统:包括开发工具和设备,可进行多媒体信息的加工制作。

(6)与学生、家长、社区沟通的平台建设

采用“领信教育平台”方式,实现与学生、家长和社区的信息沟通。

(7)以“湖南省基础教育资源网”为平台,建立教师个人空间站。

6、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

须安排专职工作人员,负责网络日常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并制订一系列保障本校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使用的管理条例。

六、经费保障:争取上级支持为主,自筹为辅。

智慧校园平台要交平台费吗

智慧校园平台需要交平台费的·

学校曾发过声明:

2018年9月,教育部批复同意湖南省为建设教育信息化2.0试点省份;省内不少兄弟地州市已先后启动了“智慧教育云平台”建设。为此,中国联通娄底分公司主动与我校多次函商,希望协力建设“智慧校园”平台。双峰一中为贯彻落实《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和《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工作部署,与时俱进,提升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及家校互动信息化功能,经反复斟酌权衡后,启动智慧校园服务平台建设。平台建成后,学生的考试成绩及分析评比数据、开学报名、学费缴纳、新高考信息查询、新高考选科指导、走班课表信息、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学校通知、出入请假、消费充值等,均可即时查阅和操作,具有强大的服务功能;便于家长及时了解子弟在校学习、生活情况,方便与学校交流、互动。学生还可享受统一通信服务——使用固定外装话机每月拨打200分钟的校园电话,这对在校期间受纪律约束不太方便使用智能手机的学生,是很有必要的。此外,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服务商还有适当减免优惠。

秉着家长、学生自愿购买服务的原则,“智慧校园服务平台”的建设、推广、使用、收费等相关事项,由运营商负责,学校不参与其中。

无论家长、学生是否参与“智慧校园服务平台”项目,都不影响学生在校正常的学习、生活;并且,学校要求运维商保

持服务收费透明合理。

关于湖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和湖南教育科技发展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湖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