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币安交易所 > 审计信息写作(审计文章题目)

审计信息写作(审计文章题目)

发布于:2022-12-29 作者:沫沫 阅读:15

今天给各位分享审计信息写作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审计文章题目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审计信息重要性-如何写好审计信息

审计信息重要性-如何写好审计信息

审计信息、要情专报等作为一种已经格式化的行政公文,要严格遵循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体现出审计机关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踏实细致的办事作风。特别是对反映查出问题的审计信息,事实、概念一定要清楚,引用的法律、法规一定要恰当,措辞、定性一定要谨慎,切忌与事实不符,虚假夸大表述。审计工作者只有严格又细致地从事审计工作,提高审计质量,才能确保反映审计成果的审计信息不出偏差。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审计信息重要性及如何写好审计信息的知识,欢迎阅读。

一、审计信息的重要性

审计信息宣传是领导的“耳目”,便于上级领导及时掌握情况,对领导决策和解决问题提供重要的依据;也是审计工作取得成绩的宣传平台;同时也是审计行业交流的平台,使先进的审计经验得以借鉴。审计宣传能提高审计的知名度, 使社会各界了解什么是审计,审计的目的`是什么,审计取得怎么样的成绩等。让社会大众更好的了解审计,让被审计单位从被动审计向邀请审计转变。

二、如何写好审计信息

笔者就如何写好审计信息进行简单总结如下:

1、信息是上级领导的耳目,首先要围绕领导想要了解的信息内容撰写。

2、围绕近期中心工作重点,熟悉掌握上级部门中心工作和本部门中心工作撰写。

3、围绕本地区工作特色和地域特色撰写。

4、提高信息的敏锐性,及时掌握近期大事和重要讲话内容和重要文件精神。

5、提高本部门工作认知能力,清楚本部门各业务科室职责,本部门阶段性工作安排、近期本部门工作特性、清楚本部门和其他政府部门工作特点

6、提高信息素养,要有新颖的题目,直观明了的内容。

7、提高信息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要定期对信息工作人员开展培训,信息员要多写,多探讨,多学习。要学习信息写作技巧,学习阶段性重要文件及精神,培养信息敏锐性,熟悉掌握本部门和地域工作特点。

延伸阅读:

审计信息写作的要点和技巧

抓住四点:热点、难点、亮点、特点

热点:就是上级审计机关、各级党委政府安排的中心任务,领导关注、群众关心的问题。如:经济责任审计、中小学收费、药品价格、农民负担、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村级转移支付以及社会保障等问题。难点:相对比较困难而且又必须认真对待和办理的问题,如审计处理难问题、三乱问题等。亮点:本单位、本机关突出的经验,以及查办的大案要案和新型违法违纪案件等。特点:突出的有代表性的新鲜做法,以及代表本单位、本部门特色的新做法,比如实行新的管理机制、推行的新的好的做法等。

只有抓住以上四点并加以综合分析整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才能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材料,发挥信息宣传的宏观调控作用。

做到五勤:眼勤、嘴勤、脑勤、腿勤、手勤

眼勤多看:工作学习中要多看文件、总结、信息、简报、审计报告,会议材料、领导讲话、报纸刊物、电视网络新闻等,要做到眼观六路,只要处处留意就会发现信息线索无处不在。嘴勤多问:信息人员不可能参与所有审计项目,更何况有的信息人员从来就不参加审计项目,因此,对一些不明白、不知道、不清楚的材料、事件,就必须向经办人员询问,而且一定要问清、问细、问准,问实,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脑勤多想,对看到的信息多加思考,对本单位的工作、生活反复诼磨,然后形成自己的观点、看法,进而写出有特色的信息。腿勤多跑:只有深入一线,才能掌握更多的线索,因此,信息人员只有经常深入审计现场、被审计单位,才能进一步了解审计人员工作、生活,以及被审单位配合审计、落实审计决定和采纳审计意见的有关情况,进一步扩大信息源。手勤多写: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流汗水,结不出硕果。信息写作更是这样,只有付出,才能有回报,只有勤奋努力,才能取得显著成效。因此,只有勤动手,把看到的、想到的、听到的记录下来,进一步积累和丰富自己的信息资源,为编写高质量的信息材料奠定基础。

力争六要:数量要多、质量要高、内容要准、传递要快、标题要新、文字要实

数量要多:数量是基础,没有数量就没有质量,因此,只有多写才可能有所提高。质量要高:质量是根本,信息人员要加强学习,提高写作水平,实现采用率高、采用层次高,各级领导批示多、对领导宏观决策发挥作用大的目标。内容要准:写作信息一定要以事实为依据,不能道听途说,更不能随意想象、编造,否则,就失去信息的价值,甚至造成一定的信息风险。传报要快:信息最大的特点之一是快,要充分运用电传、互联网等传递方式,加快传递速度,保证信息的时效性。标题要新: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因此,必须做到突出主题、简洁明快、准确贴切、新奇醒目,以吸引编辑和读者。文字要实:写作信息必须来实的,有一是一,有二是二,不能用虚构、夸张等手法,要做到开门见山,短小精悍。

另外,信息写作是一件苦差事,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甚至有时候辛辛苦苦写出来的材料,送给领导审阅却又被否决了。因此,信息人员一定要有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同时,还要持之以恒,永不懈怠。不能因为写了一篇或几篇甚至几十篇材料,不被上级机关或媒体采用,就失去信心,放弃自己。只有相信自己,锲而不舍,才能有更大的突破、创新和提高。

;

如何写审计报告?

审计就是以事实与数据说话,通过对发现问题的汇总与分析揭示问题,以寻找原因、界定事实。1、收集数据要具体。注明抽查的数量及发现问题多少件(单),汇总金额是多少等等, 数据越具体,对后期的分析和对比就越容易,结论就越准确;2、分析思路要开阔。分析思路不能局限于项目之内,公司之间,要把项目审计取得的数据放在更大的深度与广度分析。如区内数据要放到全市、全省仍至全国范围来看;市场信息 与网上信息比较。通过多方多维度的对比分析,情况就会逐渐明朗。此分析方案对价格的变更等分析适用。 3、了解原因要深入。管理层主要是针对发现的问题而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而查找事件 发生的原因是内审工作必不可少的步骤,对事情了解深入,能作出一个比较合理的原因与解释。四、归类要合理同类问题统一归纳,撰写时按工作流程顺序书写。由于审计项目时间较长、审计人员较多、发现问题较多且复杂,在写作报告时容易产生以下问题:1、报告问题不按问题重要性或工作流程顺序。在写作审计报告时,一般是按工作流程顺序各点分类书写,例如,撰写采购的内审报告时,可以按采购部门工作流程顺序书写,即:按采购申请单--采购比质比价--领导审批--发出订购单--物资验收单--财会付款等顺序分类报告。

如何写好审计信息

审计人员在日常的审计工作中,注重业务又忙于实务,去从事信息宣传写作的时间很少,不少审计人员写完信息投稿后,往往又是没了下文。久而久之,写作的信心被削弱,导致许多基层审计人员为信息宣传写作大伤脑筋。“不怕工作怕写作” 是许多基层审计人员普遍存在的一种心态。

一、要培养信息写作的兴趣和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要合理安排审计和写作的时间,要一点一点培养信息写作的兴趣,不要担心稿件质量不高、不会被采用、害怕别人笑话等心理负担,要树立写作的自信心,始终坚持把信息写作当作一种爱好,利用休息日和节假、工作空闲等时间写上几笔,感受信息写作的乐趣。

二、要在工作和生活中发现信息写作的线索。

要想写好审计信息,要有一双发现的眼睛。许多审计人员在写信息时总是感到无从下手,经常为找不到写作素材而发愁。其实,生活和工作中,许多写作素材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做个有心人,处处留意,时时留心,许多新闻线索和素材就可以成为我们信息写作的源泉。比如,在平时的工作中,留意各种文件精神,特别是领导签批到各个股室或人员的文件、上级下发的项目文件更要仔细阅读,从中发现当前社会和工作中的一些热点、焦点、亮点,去粗取精,吸取精华,为我所用,从而,获得源源不断的信息写作线索。

三、厚积薄发是信息写作的有效途径。

每天坚持阅读报刊、杂志,浏览自己喜欢的内容,特别注重审计系统内部刊物,从中拓展自己的视野,增强分析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要经常深入工作一线,收集掌握第一手资料,结合工作实际,科学合理地加以分析,综合利用。平时多记、多写、多摘抄一些自己认为有用的东西,就会积少成多、熟能生巧。

总之,只要我们脚踏实地、注意发现、勤学苦练,就一定会提高审计信息写作能力和质量。

审计文书怎么写

审计文书怎么写

审计文书是指国家审计机关、单位内部审计机构、社会审计组织的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依照必要的程序和手续,因业务需要而制作的并经领导签发的各类文书的总称。那么审计文书应该怎么写呢?有哪些要求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审计文书写作的基本要求

审计文书写作要做到文件的主题(观点)与材料能够相统一,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公文内容做到情况确实,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观点明确,表述准确,字词规范,标点正确,篇幅简短,公文中无错字、别字、漏字、多字,人名、地名、数字、引文准确。

(一)逻辑清晰。所谓逻辑清晰就是要使我们的文字符合逻辑性,层次递进性。写公文要做到不开“中药铺”,部分不宜太多,层次不宜太多。这就是要简洁,还要环环相扣,符合事物发展逻辑,符合人类思维逻辑。

(二)观点鲜明。公文中没有纯客观的描述,表明观点是公文的重要内容。注意克服两种现象:一是没有研究清楚;二是自己清楚以为别人也清楚。要灵活运用两种方法:单独表述和夹叙夹议。

(三)依据充分。要从法律规定上找理由;从通行做法上找理由;从现状危害上找理由;从工作发展上找理由;从理论依据上找理由。

(四)简洁明了。就是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篇幅尽量短小精悍,语言尽量深邃精辟。简洁明了的方法:内容要突出重点,语言要精炼。描述单项工作要抓住关键环节——与最终结果直接相关的环节,与问题的性质相关的环节。描述面上要注意详略得当,新鲜的突出的,与上级要求相关的,与工作发展相关的要详。

二、审计文书写作中常见的问题

(一)正文方面存在层次太多、比较繁琐,问题的概括定性与具体描述的内容事实不一致,小问题戴大帽子;审计评价缺乏事实依据或与审计反映的问题相矛盾。

(二)语言表述不够通俗易懂。使用专业语言过多,非专业人士难以理解。

(三)文章结构层次序数。常见错误:“(一)”和“(1)”等序数后使用顿号,“1.”没有使用齐线墨点,而是用顿号,写为“1、”。正确用法:结构层次序数,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一 ) ”,第三层为“ 1 .”第四层为“ (1) ”。

(四)引文末尾的标点符号。常见错误:保留引用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内容末尾的句号、分号等点号。标点符号分为标号和点号,点号包括:句号、问号、叹号、冒号、逗号、顿号、分号。使用引号时,若引文不独立,引用的话只作为作者自己的话的一部分时,不管它是不是完整,后引号前都不能有点号(问号,叹号除外)。正确用法:我们所引用的法规内容,从句子成分来说,只是句中的一个定语成分,不独立,因此,原来引文中末尾的句号、分号等点号等要省略。

(五)金额单位。常见错误:数、量词等使用不规范,在同一审计业务文书中,“万元”和“元”混用。正确用法:在同一审计业务文书中,金额单位应尽量统一。同时数字在报告中不能运用分节号。

(六)金额小数点保留位 。常见错误:有角无分的金额,在小数点后只保留一位,如壹佰捌拾叁元玖角写为183.9元;无角分的金额,在整数后加.00,如叁仟柒佰捌拾肆元写为3784.00元。正确用法:当金额有角无分时,分位应当写0,如写为183.90元的形式;当金额无角分时,不加.00,写为3784元的形式。

(七)审计报告人称。审计报告中单位的名称(包括被审计单位名称)应使用全称或标准简称,没有标准简称的,第一次称呼应使用全称,其后如需使用简称,应在第一次使用全称后标注“(以下简称‘××××’)”。

(八)“账”与“帐”。常见错误:使用“帐”。正确用法:使用“账”。

(九)引用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发文字号及条款。常见错误:引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时,未列明发文字号。正确用法:在引用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时,一般可不写发文号,如表述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二十三条、根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十七条等。在引用部门规章、地方性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时,应列明发文号,必须注明法律法规的条款,部分生僻的法规还必须将法规具体条款内容引入,如表述为违反了《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9号)第十一条。引用文中的年限要注意“〔〕”与“[]”的区别,要正确使用“〔〕”。

(十)标点符号错误。标序号时:“第一”“其次”后面,用顿号;“一”“二”后面用逗号。正确的做法是“第一”“其次”后面用逗号;“一”“二”后面用顿号;“1”“2”后面用点“.”。序号如加括号,后面不加逗号、顿号。还有“从多少到多少”的写法,30%到40%”不能写作”30到40%”,或者30%--40%;10万-15万”不能写作”10—15万”。

三、审计文书起草签发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建议

在起草审计文书必须注意以下几个事项:

(一)发文稿纸的标题。发文稿纸的标题,由发文机关、公文主旨和文种三个要素构成,标题在公文中起到揭示主旨的作用,要求简练、准确。

(二)抄送机关。公文版记中的抄送,我们有时是用空格隔开,实际正确的做法是抄送机关之间用逗号隔开,回行时与冒号后的抄送机关对齐,在最后一个抄送机关标句号。同时要注意机关全称的准确性,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不向个人抄送,预算执行审计结果报告必须抄送上级审计机关。

(三)正确标审计公文主题词。为了规范审计机关行政公文,便于公文管理和计算机索引,我们在出具审计行政公文时,必须标引主题词。目前实际操作过程中,主题词的标引存在不规范和随意性的问题。我们日常运用的主题词,主要的依据是《审计署公文主题词表》。

审计公文分单主题公文和多主题公文,我们经常使用的审计业务文书多为单主题公文,其主题词标引的格式是“类别词+类属词+文种”,其中的类别词在《审计署公文主题词表》中可统一为“审计”,类属词有“授权、委托、征求、结论、经济责任、…”等等。但在实际应用中,以上类属词并不够用,在找不到能准确反映文书内容的类属词的情况下,需要根据《审计署公文主题词表》的选词原则选用自由词,即选用词表外的词,并在自由词后面加“△”,表明此词为《审计署公文主题词表》以外的词。下面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举例说明:

1、在《审计署公文主题词表》中可找到类属词的主题词标引方法。如在下达经济责任审计通知书时,如《×××审计局关于审计×××经济责任的通知》,先标类别词即“审计”,再标类属词,在《审计署公文主题词表》的“审计”类别中可找到“经济责任”这个类属词,最后再标注此公文的文种即“通知”,那么其主题词应标引为“审计经济责任 通知”。

2、在《审计署公文主题词表》中找不到类属词的主题词标引方法。我们在下达财政预算执行审计通知书时,如《×××审计局关于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的通知》,其类别词标引还是“审计”不变,但其类属词的'标引,我们在《审计署公文主题词表》中找不到能准确反映公文内容的类属词,此时我们可依据《审计署公文主题词表》的选词原则,选用可用的自由词,如“预算执行”,并在其后面加“△”以区别于《审计署公文主题词表》中的类属词,最后标引其文种即“通知”,那么其主题词应标引为“审计预算执行△ 通知”。但需要说明一点,如果把“预算执行”分开标引,主题词标引为“审计 预算 执行 通知”,这种标引格式也是正确的。

在实际标引审计业务文书主题词是,要注意使用的统一性。如对×××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审计后形成的《审计报告》,其主题词可标引为“审计经济责任 报告”,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形成的《审计报告》,由于在《审计署公文主题词表》中找不到相适应的类属词,可使用自由词“预算执行”,其主题词可标引为“审计预算执行△ 报告”。

3、在审计业务文书标题未标明文种时,其主题词标引文种的确定。一般情况下,审计业务文书的标题即标明了文书的文种,但在某些情况下,根据标题并不能看出其文种形式,如《×××审计局关于×××的移送处理书》,其文种从标题中难以找到,在这种情况下,可根据《审计机关公文处理的规定》中的有关规定,分析判断其文种为“函”,所以在标引主题词时就应标引为“审计移送处理 函”。

(四)起草审计报告的几点建议。

1、发文标题格式的统一,如“的”的使用,建议统一为“审计结果的报告”,如“***财务收支审计结果的报告”、“***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报告”。

2、经济责任审计报告要少用形容词与修饰词,如“千方百计”、“名列前茅”、“做了大量的工作”等。这些词的运用,要有充分的证据表明才可以。

3、正确运用“截止到”、“截至”,不能运用“截止”。

4、向政府的报告与白皮书报告的注意点:如审计发现的问题部分,向政府报告应为“审计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白皮书为“审计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意见”;白皮书金额使用“元”单位,向政府报告用“万元”单位;注意审计建议的区别。

5、任期经济责任报告,特别是反映任期内的净资产增、减情况,必须在同一口径的时限来比较,注意月底与月初的问题。

;

审计要情怎么撰写

审计要情怎么撰写

有些基层审计机关和工作人员对“审计要情”的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利用不佳,上报不不及时,在组织“审计要情”的内容、时点、报送方式等层面上不够给力,存在一些亟待改进和完善的地方。那么审计要情应该怎么撰写呢?

一、对“审计要情”的认识和定位

工作中,对于什么是“审计要情”、如何撰写“审计要情”等没有专业上的定义和解释。我认为,除正常的审计结果、结论性报告以外,审计机关专门用于向地方党委政府及主要领导报告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重要或重大问题事项及建言献策的一种审计文书,是一种定向、专题、对上的审计信息形式。

对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来说,“审计要情”既能体现审计工作成果,又是为党委政府出谋划策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的重要载体,受到各级政府领导高度认可。

“审计要情”发挥着其他审计文书无法替代和裨益的作用价值,起着连接审计与党委政府及主要领导之间的纽带和桥梁作用。一些审计发现的重大事项、突出问题、建言建议等,往往通过“审计要情”在第一时间到达领导案头、传到领导手头、进入领导眼头,一些审计查处的问题事项及审计建议得以迅速引起领导的关注和重视,或签批或召开会议听取汇报等,使问题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整改。

“审计要情”的作用和价值显而易见,已成为领导决策、了解审计工作动态、把脉工作中心不可缺失的信息资料之源。

二、如何撰写“审计要情”

了解了“审计要情”的作用和定位,关键是如何组织“审计要情”和以什么样的内容格式上报等。

(一)把握“审计要情”内容格式

现阶段,“审计要情”没有固定的模式和现成的模板可以借鉴,基层审计机关大多是“各唱各的调,各走各的道。”我认为:“审计要情”应由审计项目的业务科室或分管领导提出,局主要领导签发,内容不能脱离“审计报告”的内容事项,应在“审计报告”的格式、内容、框架范围之内,以“审计报告”为母本,化繁为简,去粗留细,直截了当。就带有普遍性、倾向性问题的某一审计事项、某一问题,或某一方面的情况,以《审计要情》的形式向领导汇报,同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便于领导及时了解和掌握重要审计信息,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内容和格式大致如下:

⒈标题简短。如,xxx问题亟待解决、xxx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标题中的问题要切中要害。

⒉引语精炼。如,按照xxx年度审计计划,xxx(审计机关)派出审计组,自xxx年x月x日至x日,对xxx的情况进行审计或审计调查或专项审计等,发现xxx问题比较严重,应引起高度重视。

⒊主要问题。从审计报告中整理、分析、摘录能够引起领导重视、有代表性、倾向性、苗头性、机制制度性等主要问题事项,把问题写实写透,让领导一看审计要情内容就感到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在此建议,一篇审计要情中问题不要写的太多,要突出重点。

⒋建议要少而精。针对问题的性质“一对一”的提建议,综合性地提意见,站在全局高度、领导角度上建言献策。

(二)把握“审计要情”问题事项

如何把握“审计要情”中的问题事项?哪些问题事项符合上报范围?问题本身的要求条件有哪些?

首先,结合工作实际和党委政府要求等加以把握。一是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政府重点工程审计中发现的重要或重大问题事项;二是要围绕民生工程审计中发现的重大问题事项;三是围绕“三农”建设审计中发现的重大问题事项;四是围绕审计工作年度目标和重点任务中的一些突出事项;五是围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重大问题事项;六是围绕审计工作中取得的重大审计工作成果经验等。

其次,把握好问题事项的上报尺度。对审计发现的问题事项能不能上报要情、要不要上报要情、该不该上报要情等问题要把握好尺度。一是审计组要把握好问题事项是否上报要情的主动权,及时提出审计组的意见或看法;二是法制机构对审计组的意见或建议及上报材料要积极复核审查,把握好问题事项的定性权和建议权;三是基层审计机关主要领导要把握好问题事项是否上报要情的决定权。

(三)把握“审计要情”时效角度

工作中,“审计要情”能不能引起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吸引领导的眼球、获得主要领导的签批和认可,除“审计要情”的本身质量因素外,掌握恰当的`上报时机、时间点及找准角度等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⒈把握“审计要情”的时效

一是要情的上报可在审计中进行。比如,针对审计中发现的重大或重要问题,一经确定问题的性质,审计组认为有必要作为要情材料的,可及时提请单位主要领导把握,抓住审计工作的出彩点;二是与审计报告、审计决定同步进行。在出具审计结果的同时,提请审计要情;三是与移交审计案件线索同时进行。在移交审计案件线索时,将有关案件线索向党委政府及主要领导作出要情汇报;四是事后进行。一方面对审计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分类和提炼,以“审计要情”作为成果转化的平台向领导层、决策层反映。另一方面对审计发现的问题事项,被审计单位整改不积极、不主动或落实措施不力的,要及时提出审计要情;五是踩准党委政府工作的节奏、节拍及中心工作节点,为主要领导宏观决策和微观管理及时提供所需所要的建设性审计意见和建议。

⒉把握“审计要情”的角度

对“审计要情”角度的把握,要站在问题事项的轻重缓急、性质严重程度等层面,找准站位、找准角度。

一是作为一线审计人员在工作实践中,要保持审计职业的敏感性,围绕审计工作计划和工作要求作文章,对于审计发现的问题事项,要站在审计工作大局上思考,看符合不符合审计工作思路和目标要求,对审计工作的公信力和威慑力有多大的影响,从而为审计要情找准基调和角度打好基础,及时向审计机关提出有价值、有意义的上报问题事项。

二是作为基层审计机关领导应站在政府工作角度和中心工作大局上,思量审计要情能不能满足党委政府的要求及符合主要领导的口味,对于稳定社会、保障发展、促进转型等能不能起到建设性作用,能不能为领导宏观决策和排忧解难。站在党委政府及决策者的立场和观点上看待和提出审计要情,深刻分析存在问题的成因,找准问题的关键点和着力点,在指导上报问题事项的针对性、建设性上下功夫,力让“审计要情”成为连接审计与政府主要领导的有效平台,成为审计有为、有位的最好见证。

此外,从写作上讲,一定要“短。”这里的“短”,是指对问题情况的表述一定要精干,直奔主题,切忌拖泥带水。现实工作中,有些“审计要情”大而全,与“审计报告”的内容格式如出一辙。我认为偏离了“审计要情”的意义,否则,有审计报告就行了,干吗还要上报要情?所以,一定要抓住两点:其一,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其二,提审计建议的角度。从机制上讲,一定要形成一套工作机制。以制度规范、制约能不能、要不要、该不该上报的问题,不能以个人意志和领导意识为转移,让一些符合条件和要求的问题事项置于“审计要情”之外。

三、拓展:审计详细定义

审计作为一种监督机制,其实践活动历史悠久,但人们对审计的定义却众说纷纭。公认具有代表性且被广泛引用的是美国会计学会1972年在其颁布的《基本审计概念公告》中给出的审计定义,即“审计是指为了查明有关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的认定与所制定标准之间的一致程度,而客观地收集和评估证据,并将结果传递给有利害关系的使用者的系统过程”。

1.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的认定

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是审计的对象,也就是审计的内容。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的认定代表着被审单位对本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性或有效性及经济现象(如会计资料)的真实公允性的一种看法。本书第四章将深入探讨这一问题。

2.收集和评估证据

证据是审计人员用来确定被审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性或有效性及经济现象真实公允性的各种形式的凭据。收集充分、有力的审计证据是审计工作的核心。从一定意义上说,审计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鉴定、综合和利用审计证据的过程。

3.客观性

客观性是指不偏不倚,实事求是,这是对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审计人员只有客观地收集和评估证据、作出审计结论、报告审计结果,才能达到审计目标,也才能使审计工作令审计意见的利害关系人信服。

4.所制定的标准

所制定的标准是审计的依据,即判断被审单位的经济活动合法合规与否、经济效益如何、经济现象真实公允与否的尺度,如国家颁布的法律、规章和标准,职业团体制定的会计准则(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发布的《财务会计准则公告》),企业制定的各种消耗定额、计划、预算等。

5.传递结果

向依赖和利用审计意见的组织和人员传递结果是通过编制审计报告进行的。编制审计报告是审计工作的最后步骤。审计报告的格式有些是标准化的,如年度会计报表审计报告;有些则是非标准化的,如职员舞弊专项审计报告。在有些情况下,审计人员甚至还可以采取口头的非正式形式报告审计结果。

6.系统过程

审计须按照公认的规范(如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颁布的十条公认审计准则及审计准则公告,统称为“GAAP (General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要求,遵循一定的程序进行,以保证审计的质量,提高审计的效率。

;

审计信息写作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审计文章题目、审计信息写作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审计信息写作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